第十九章:为了大明国祚,出兵!_盘点帝王扮演者:老戏骨们杀疯了
笔趣阁 > 盘点帝王扮演者:老戏骨们杀疯了 > 第十九章:为了大明国祚,出兵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九章:为了大明国祚,出兵!

  原本对于康熙帝的一丝认同突然被朱元璋抛之脑后。

  他大手一挥。

  “蓝玉。”

  “臣在。”蓝玉越众而出,跨出群臣。

  “咱命令你,查出爱新觉罗氏族的根源,族灭之!”

  而这一次,朱元璋下了灭族绝根的命令,太子朱标罕见的没有反对。

  而是淡淡道:“父皇英明,但儿臣以为不妥。”

  “哦?有何不妥?”

  朱元璋微微挑了挑眉。

  按照他对太子的了解,虽然仁慈,但却不是迂腐之人,想来应该不会劝解对蛮族出兵一事。

  怎么这时候还要插话?

  朱标整了整自己的衣服,亮出其的四爪金龙,朗声道:“儿臣身为大明太子,事关国祚,儿臣以为行事当万无一失!”

  “蓝玉可向西行进,一路杀到大漠,寻找爱新觉罗氏的踪迹,一旦发现,可灭绝之。”

  “但爱新觉罗一族,究竟是在南还是在北,亦或者在东西?”

  “此事无人可以保证。”

  “所以,依儿臣之见,蓝玉领军向西,臣举荐四弟燕王,从北平出发,出山海关长驱直入北夷。”

  “大将徐达可自领一军,向南推进。”

  “国内也不可放过,彻查所有族系,由儿臣把关。”

  朱标长呼一口气。

  “如此,方才万无一失。”

  朱元璋哈哈大笑,“好好好!”

  “不愧是我大明储君,考虑事情就是周到全面,有如此储君在,我大明未来可期!”

  “就按太子说的办!”

  殿下群臣都跪地恭贺。

  “皇万岁万岁万万岁,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  朱标漫步走金銮殿,立在朱元璋下手,面对殿内群臣,虚虚抬手。

  “众爱卿平身。”

  “此事宜早不宜迟,速速交办差事!”

  大汉。

  刘邦半躺着看着光幕,突然发现了一点小问题。

  “千古一帝。”

  “不知道我在后世人眼里,是不是千古一帝啊。”

  张良眼眸微亮。

  有机会!

  要添一把火。

  “陛下,依照您的功绩,必定是千古一帝的。”

  “但依照臣看来,有一点,陛下不如康熙帝。”

  刘邦瞪大眼睛,思虑片刻点指张良。

  “说说吧,我哪不如他?”

  “说不出来,朕杀你的头。”

  张良笑一笑。

  陛下爱开玩笑,随便说说就是杀头的话。

  可这话又不单纯是玩笑话。

  其中杀意做不得假。

  他还是没有做好选择。

  究竟是对外战争还是偃旗息鼓,休养生息。

  张良指着天空光幕,不急不缓。

  “画像中,几次三番提到他镇压叛乱,但其中提到的地名,陛下听说过?”

  “泰湾,准格尔,金平,这些地名不要说去过,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。”

  “臣也算读过点书,但臣遍翻脑中记忆,仍是想不起来这些地方究竟在哪。”

  “可以说,这些地方不记载于史书。”

  “这说明了什么?”

  刘邦微眯着眼睛。

  “说明其疆域广大到朕闻所未闻,达到了古人不曾记载的地域。”“是也。”

  “陛下从微末中崛起,击垮秦王朝,击败楚霸王项羽,平臧荼,灭彭越,单论武功,不在康熙帝之下,绝对犹有过之。”

  “但,若是论起来国土疆域,陛下不如康熙帝也。”

  “但这也是无伤大雅的小事。”

  “陛下功绩,足以列为千古一帝,也不必在意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。”

  刘邦听完这一番话,深深的看了一眼张良。

  目光又扫视在萧何脸。

  又看了看依然在皱眉苦思的韩信,开始逐渐变得坚决。

  大明。

  朱瞻基眯了眯眼。

  爱新觉罗氏覆灭了朱家天下吗?

  此前,爷爷永乐大帝曾饮马瀚海,将疆域推到了大明的巅峰。

  真正做到了‘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为汉土。’

  胡人闻听大明之名,无不胆战心惊。

  但即便是那样,也没有听过爱新觉罗这个氏族的名字。

  “于谦。”

  “臣在。”

  于谦越众而出,他此刻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,虽然续了胡须,但没有老态。

  “你懂鞑靼语言,又懂一些其他部族的语言,爱新觉罗似乎不是汉族姓氏,你能看出来姓氏含义吗?”

  于谦沉吟片刻。

  事关大明国祚,同时也是决定一族存亡的大事,他不敢不慎重。

  片刻后,于谦捻着胡子,徐徐道来。

  “陛下,爱新觉罗一氏,臣从未听闻,也只敢谈一些浅薄见解,臣斗胆一说,陛下也就随便听听。”

  “爱新觉罗一氏,用鞑靼语,是解释不清的。”

  “但臣曾经听闻过大明北部边民言谈,了解过一点女真语言,用他们的话来解析,似乎能看得出来一点端倪。”

  “爱新二字,是音译,在女真氏族中是珍宝,黄金的意思。”

  “觉罗,也是音译,但这二字没有单独的意义,可能仅仅只是姓氏罢了。”

  “若是姓氏为爱新觉罗,用女真人的话来说,大意便是‘黄金姓氏’‘黄金家族’。”

  “可见,这姓氏其实是自取的,而非是自古相传。”

  “想来是为了彰显得位之正,以及塑造皇权地位而创造。”

  于谦说完,恭敬向后退一步,重新隐入群臣。

  满朝大臣无一人敢发一言。

  朱瞻基站起身,喝令道:“传朕旨意,调查山海关之外,所有姓氏觉罗者,登记造册。”

  “先不要妄动刀兵,免得打草惊蛇。”

  “待到全部族人都被登记在册,则瞬发制敌,将之全部斩杀!”

  大明。

  朱高炽看着光幕,咳嗽几声。

  他的时日无多,而二弟三弟都有造反的心思,儿子也有帝王之象。

  他不想把皇位传给弟弟们,他想让儿子朱瞻基继位。

  但朱瞻基继位之后,两个弟弟必反。

  手心手背都是肉,儿子弟弟都是血肉至亲。

  无论谁胜谁败,总是要有亲族背血亲的血债。

  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。

  这是大明的内患。

  但现在看来。

  大明还有外患!

  外患相比内患,更为凶猛。

  无论儿子还是弟弟,至少是朱家血脉。

  但若是被异种称王,朱家江山覆灭,那才是天大祸端。

  “传令下去,宣于谦进宫,商议家国大事。”

  …

  中秋佳节&国庆亲情回馈!充100赠500VIP点券!

  (活动时间:9月29日到10月6日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a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a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